探索瀨戶內海的生命與藝術:家島與直島之旅
從姬路乘船片刻即可抵達家島,這座寧靜的漁村港口停泊著漁船,當日捕獲的漁獲則陳列在海邊屋簷下。漫步在陽光照耀的小巷中,友善的當地居民和慵懶的貓咪會向你問候,旅人也彷彿融入了島嶼生活。再次渡海前往直島,當代藝術和大膽的建築改變了景觀,在瀨戶內海的中心將日常與非凡完美融合。
象徵潔淨、神聖與重生之色,儀式與慶典不可或缺的白色。代表太陽、鮮血與生命的象徵,祈求五穀豐收的紅色。以兵庫縣赤穗市與姬路市為舞台,巡禮構成日本文化根基的白色與紅色,以及其中蘊藏的日本人美意識。

沐浴陽光而閃耀的白牆。
論及姬路的白色,當屬擁有「白鷺城」美譽的姬路城。
1600年關原之戰後,池田輝政對羽柴秀吉所築的姬路城進行大規模改建,新建了連立式天守閣。繼任者本多忠政則增建西之丸與三之丸。這座歷經四百餘年未遭戰火摧毀的「不戰不焚之城」,因保存狀態優良且具卓越木造建築價值,於1993年登錄為世界遺產。它不僅是城市的象徵,更是全體市民引以為傲的瑰寶。

從姬路車站望去的景色。
姬路城之所以被稱為「白鷺城」,是因為採用「白灰泥總塗籠」工法,不僅外牆,連屋瓦的縫隙都塗抹白灰泥,其姿態宛如展翅飛翔的白鷺。灰泥雖具防火防水功能,但亦有說法指出,當時的城主池田輝政將其塗成白色,是為了象徵戰國時代的終結。歷經時代變遷,二戰期間為躲避空襲而披上黑色偽裝網的姬路城,戰後撤除偽裝網後展露的純白姿態,對市民而言正是和平降臨的象徵。
踏出姬路車站,便能望見守護著城市和平的姬路城身影。

在「赤穗天鹽海洋科學館・鹽之國」可體驗鹽匠服飾。
對身體與生活都不可或缺的白色礦物——鹽。
在無法採集岩鹽的日本,自古以來便以海水為原料製鹽。坐擁瀨戶內海與千種川交匯形成的廣闊潮汐平原,且享有豐沛日照的赤穗,正是鹽田的絕佳之地。自1645年利用潮汐落差與太陽熱能的大規模「入浜式鹽田」開墾以來,赤穗便以「鹽之國」聞名。即便製法已然改變,至今仍承擔著全國七分之一的製鹽需求。

位於入濱鹽田深處的,是製作卤水的竹製裝置。
將鹽水在大釜中熬煮濃縮,即可製成鹽。
赤穗的自然與人類智慧孕育的製鹽技藝,已被登錄為日本遺產。其歷史與技術,可於鹽田遺址上建成的「赤穗天鹽海洋科學館・鹽之國」(入場費成人200日圓、兒童100日圓)參觀體驗。此處不僅重現昔日鹽田風貌,更復原了不同時代的鹽田樣貌,並實際運用瀨戶內海海水進行製鹽作業。

鹽製作體驗中觀察到的鹽結晶。

約250毫升的鹽水可製成約45克的鹽。
訪客可免費體驗製鹽過程。將眼前鹽田產出的「卤水」(高鹽濃度海水)倒入土鍋中,邊攪拌邊熬煮,約五分鐘後便會浮現純白晶體。這種將海水濃縮成高鹽度卤水後熬煮提純的製鹽法,雖在技術上不斷進化,其核心原理卻自古未曾改變。
製成的鹽因未去除苦汁,故富含礦物質,口感醇厚圓潤。你亦可將其與參觀紀念品贈送的鹽進行風味對比品嚐。

肉質飽滿的坂越牡蠣。
赤穗海域孕育的另一種白色礦物,便是被譽為「海洋牛奶」的牡蠣。
向瀨戶內海敞開的坂越灣,是座蘊藏豐饒漁場的聖域——原始森林環繞的神島與千種川匯聚的養分在此交融。此處養殖的「坂越牡蠣」僅需一年短暫培育期,因而享有「一年牡蠣」美譽。其肉質飽滿彈嫩、豐腴多汁,鮮美可口的特性正是其魅力所在。

坂越的街景。
坂越的主要街道是鋪著白色石板的「坂越大道」。這條街道承載著自江戶時代作為繁榮港町以來的風情。街道上的「傳馬船」是生產坂越牡蠣的「大河水產」直營店,在此可品嚐到新鮮的
坂越牡蠣。

三種調味方式享用的生牡蠣。

以千種川之水與播磨酒米釀造的在地清酒,最適合搭配坂越牡蠣。
生牡蠣散發著奶油般的甘甜與一絲鹹鮮氣息,蒸牡蠣則蘊含濃郁的鮮味。兩者皆無苦澀感,即使平時不喜牡蠣者亦能盡享美味。對街的奧戶商事酒造提供的清酒品鑑套組(1,000日圓)同樣廣受好評,內含三款精選:酸度鮮明的「忠臣藏 生酛純米大吟釀 大町」、醇厚甘甜的「吟釀 乙女」,以及香氣馥郁、酒體如葡萄酒般的「忠臣藏 純米大吟釀47 Quatre Set」。
牡蠣不僅富含鮮味與營養,更被視為能「蒐集福氣」的吉祥物。品嚐之際,不妨期待健康與運勢的提升。

桃井香子所作的水指。
赤色,存在於「赤穗雲火燒」之中。
赤穗雲火燒是1852年由大嶋黃谷於赤穗所創製的陶器。赤黑漸層交織而成的紋樣,令人聯想起赤穗的夕陽。因黃谷未傳授技法便辭世,此作曾被視為「幻之燒物」。然深受其作品吸引的陶藝家桃井香子與長棟州彥,歷經三十載歲月終成功復刻。陶土選用赤穗產的細膩黏土。不施釉燒製,欲呈赤紅之處以火焰炙烤,欲顯墨黑之處以煙燻熏染——如此,赤穗雲火燒的歷史篇章再度展開。

赤穗雲火燒的獨一無二圖案。
在可一覽赤穗御崎風光的「桃井博物館」,除展示販售赤穗雲火燒陶器外,亦提供赤穗雲火燒鹽壺製作體驗(需兩人以上報名,每人5,500日圓,運費另計)。指導講師由博物館經理兼陶藝家長棟光亮先生擔任。身為州彥先生之子的光亮先生表示:「曾被視為幻影的赤穗雲火燒,如今能透過眾人雙手重現,實在令人欣喜。」

鹽壺是以手捏製法製作的。

體驗中。最後進行圖案雕刻。因是鹽壺,故刻上「塩」字。

燒製完成的鹽壺將於一至兩個月後送達。
不施釉的素燒赤穗雲火燒能吸收濕氣,使鹽粒保持鬆散狀態。象徵「再生」的白色,正是赤穗雲火燒最契合的色調。究竟會呈現何種赤色,需待燒製完成的作品送達後方能揭曉,但與鹽粒形成的對比想必十分美麗。

日本夕陽百選之岬・赤穗御崎。
赤穗之旅的最終樂趣,莫過於從赤穗御崎眺望夕陽。當夕陽將天空與海面染成一片赤紅,緩緩沉入瀨戶內海浮島群的彼端時,那景象既莊嚴又充滿神秘感。據說連見慣此景的當地居民,有時也會不自覺駐足凝望。或許連赤穗雲火燒的始創者大嶋黃谷,也曾為這片景致深深著迷吧。
從姬路乘船片刻即可抵達家島,這座寧靜的漁村港口停泊著漁船,當日捕獲的漁獲則陳列在海邊屋簷下。漫步在陽光照耀的小巷中,友善的當地居民和慵懶的貓咪會向你問候,旅人也彷彿融入了島嶼生活。再次渡海前往直島,當代藝術和大膽的建築改變了景觀,在瀨戶內海的中心將日常與非凡完美融合。
橫渡寧靜的瀨戶內海,便來到小豆島,這座島嶼的鹽與發酵文化塑造了數百年的醬油釀造歷史。在這裡,在木桶中釀造超過400年的濃口醬油香氣,與來自龍野的淡口醬油傳統交融,反映了京都料理中不可或缺的精緻風味。這趟旅程邀請你透過豐富的味道、香氣和工匠傳統,體驗日本的發酵文化。
旅行時,每道遇見的料理都反映了它所來自的土地與文化。近年來,美食旅遊——一種不僅探索料理本身,還深入了解背後故事的旅程——在世界各地備受關注。這次,我們將前晴往以精湛漆器藝術而聞名的京都,以及以丹波燒聞名的兵庫縣丹波篠山。在日本「晴(Hare)」(非凡)與「褻(Ke)」(日常)的美學觀念帶領下,探索食物與餐具交織的豐富世界。
山陰地區的紅雪蟹季節自秋天開跑,冬季則迎來松葉蟹的盛產期,正是規劃螃蟹主題之旅的最佳時機。其中,兵庫縣濱坂是重要的中繼站,也是全日本唯一由「螃蟹侍酒師」親自為你獻上美味佳餚的地方,帶來獨一無二的用餐體驗。以溫泉小鎮濱坂為據點,搭乘鐵道展開壯闊旅程,前往鳥取砂丘,沿途欣賞山陰海岸世界地質公園的壯麗景致。
兵庫縣以其風景優美的鐵路之旅而聞名。其中最受歡迎的列車之一是「丹後青松號」,它讓遊客在歷史悠久的溫泉小鎮城崎溫泉停留,同時探索兵庫和京都。旅程從城崎溫泉出發,從神戶、大阪或京都乘坐特快列車約兩個半小時即可到達——這趟旅程將溫泉、美酒和令人嘆為觀止的日本海美景融為一體。
日本文壇巨匠谷崎潤一郎在其1933年發表的散文《陰翳禮贊》中,生動地探討了日本建築和日常生活中蘊含的「陰翳之美」。他寫道,日本之美的真諦並非在於光亮,而是在於光與影的微妙交織──透過樹梢的月光,障子紙屏風後的柔和光輝,以及漆器上朦朧的倒影。塑造谷崎潤一郎美學情趣的地方之一是古都京都。寺廟和園林中靜謐的陰影,深化了他的文學世界。他常去的另一個度假勝地是兵庫縣的有馬溫泉。
兵庫縣被稱為「 […]
兵庫縣位於京都 […]
純白美麗巍然聳 […]
兵庫縣坐落在山 […]
有馬溫泉與草津溫泉(群馬縣)、下呂溫泉(岐阜縣)並稱日本三大名泉,因其四周群山環繞,環境幽靜,被許多人譽為「關西地區的後花園」,深受人們的喜愛。 在豐富的自然環境中,享用當地美食,感受其魅力的同時,身心也獲得滿足。
交通方便的城崎溫泉從京都搭乘 JR 特急列車僅需2小時20分鐘即可抵達,不需轉車。湯村溫泉則是與城崎溫泉並列,被視為但馬地區的兩大溫泉之一。這個被大自然包圍的風光明媚地區,擁有來自日本海的新鮮海產和來自山林好水的山珍滋味。
從關西國際機場搭乘利木津巴士約2小時可抵達姬路 ,或從大阪車站搭乘新幹線二站,約30分鐘。姬路地區有許多浪漫的古城堡遺跡和千年歷史的佛教寺院,也曾是許多知名電影的外景地。日本的城堡原本是用來作為戰場的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變成了用來展示城主的權力和財富的建築。遊走在城中,彷彿置身知名電影中。
淡路島位於瀨戶內海的東部。 從關西國際機場開車約1小時30分鐘,從新大阪車站過明石海峽大橋約1小時。 雖然是個小島,但交通非常便利,而且遍布許多觀光景點,是近年來許多觀光客的熱門地區。如果開車,大約四小時就可以完成環島之旅,非常適合自駕遊玩。本文將介紹一些淡路島上值得推薦的景點。
被青翠的山脈和壯麗的海洋環繞,兵庫是美食料理的高級食材寶庫。雖然神戶牛肉脫穎而出,兵庫也擁有如香住紅雪蟹、明石鯛魚和淡路鱧魚等海鮮,擁有眾多忠實粉絲。在此,我們介紹一些在訪問兵庫時必嘗的美食。
位於京都以西僅兩小時的特急列車車程,兵庫縣北部的豐岡市是自然美景的天堂,完全被指定為山陰海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地質公園的一部分。擁有純淨的藍色海洋、耀眼的白色沙灘和充滿地球歷史的迷人地質構造,兵庫提供了豐富的風景名勝和全年活動,讓您可以沉浸在大自然中。
在2025年大阪關西 […]
新神戶是距離新大阪新幹線12分鐘車程的鄰近車站,自1868年神戶開港以來,這裡聚集了許多外國人,是較早接受西方文化的城市。鄰近的寶塚市也深受影響,被稱為文化藝術之都。因此,兵庫縣的神戶北野、三宮和寶塚地區無論在哪裡拍攝,都風景如畫,深受網紅的喜愛。這一次,我們在兩天的時間內,探訪了攝影師精選的最佳景點。
兵庫縣擁有日本最古老的朝聖路線之一——西國觀音朝聖之旅。形成日本精神基礎的核心價值觀——對禮儀的尊重和對事物的深刻欣賞——通過這次朝聖所遇到的自然和人們得到了培養。
和食於201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無形文化遺產,吸引全球目光。這門日本料理深深植根於當地的氣候、歷史與日常生活,不僅僅是一場味蕾饗宴,更邀請旅人探索背後的傳統與故事。不妨踏上前往食材豐饒的淡路島與美食之都大阪的旅程,親自揭開日本美食文化的源起與精髓。